跳至正文

普京这一招阴 习近平麻烦大了

万维读报(2024-5-22-2)

1、普京这一招阴 习近平麻烦大了

华尔街日报把习近平与普京和金正恩的三方关系比作“三角恋”,但认为习近平却缺乏对其他两方的掌控能力。面对俄罗斯和朝鲜这两个最重要但也最善变的地缘政治伙伴,中共对卷入三边轴心感到恐惧,因为其他两方关系更近,而且可能联合帮助令北京更恐惧的川普重返白宫,未来这三方互动,将令习近平陷于困境,难以动弹。

华日说,中共在与俄罗斯和朝鲜这两个最重要但也最善变的地缘政治伙伴打交道的时候,恐怕就是这种感受。

上周,俄罗斯总统普京把中国作为他开启新任期后出国访问的第一站,在西方越来越敌视普京政府的时候,习近平却张开双臂欢迎他的到来,这无疑是站到了西方的对立面。

但华日的文章认为,习近平和他的核心圈子不希望看到的是,普京在结束中国之行后马上前往朝鲜与金正恩会面。也就是说,中共希望保持“一对一”的关系。

早就有西方专家揭示了中共对卷入三边轴心的恐惧,这种局面可能会加深地缘政治分界,导致中共在外交上被进一步孤立。如果普京在访华后紧接着访问朝鲜,肯定会给人以俄中朝三方结盟的印象。

但不管北京政府喜欢与否,这种“三角恋”在世界其他地区眼中都变得越来越明显了。习近平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惹恼任何一方的情况下,保持对这两方的影响力。但分析认为,这其实很难,弄不好两方都会被他得罪。这种事情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就曾经上演过。

普京上周对中国的访问无疑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但他的诉求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这表明北京方面希望利用其对莫斯科的影响力为己谋利。

例如,两国多年来一直在洽谈修建一条名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管道,将天然气从俄罗斯北部输送到中国。俄罗斯有许多人希望普京此行能和北京达成协议,结果却再次令他们失望,这也为未来的翻脸埋下了祸根。

尽管如此,普京仍指望习近平提供经济和外交上的支持,但同时他也转向金正恩,希望朝鲜能帮助俄罗斯补充消耗殆尽的军火。中共的担心是,莫斯科对平壤军事依赖的增加可能会实质性地威胁到北京对这两国的影响力。

对习近平来说,在这种三角互动的关系中,金正恩是比普京更难预测的舞伴。

和前几任中共领导人与金正恩的父亲之间的关系相比,习近平与金正恩之间的信任感已经减弱,这在北京和平壤都不是什么秘密。自从2011年金正恩上台以来,朝鲜的导弹试射次数已经达到他父亲和祖父执政期间试射总和的三倍还多。

一些分析人士已经指出,这些天情报方面有一个巨大的空白:没人知道普京为换取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而向金正恩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连中共好像也不知晓。

事实上,正如华尔街日报上周末报道的,莫斯科和平壤一直向北京隐瞒着普京和金正恩在去年秋天的罕见会面中讨论的内容。北京外交官不得不向西方同行打听普京和金正恩达成了什么协议。

美国前情报官员韦德宁说,北京方面可能还有一种担忧,那就是普京可能会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怂恿金正恩制造与美国盟友韩国之间的某种危机,让拜登丢失颜面,进而影响美国大选,帮助川普当选。

华日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讲过,虽然拜登也让中共的日子不好过,但相比之下,川普重返白宫可能会给北京带来更大的麻烦。在这一点上,普京和金正恩恐怕很难与习近平看法一致。

这是一场关乎全世界的三角恋,恐怕没有比这更复杂的了,习近平深陷其中,恐怕会有大的麻烦等着他。

2、口炮来了!北京制裁12家美国公司

北京宣布制裁12家与美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回应美国制裁被控支持俄罗斯战争努力的中共公司,以及华盛顿对台湾的军援。中共5月22日周三表示,针对美国武装台湾和对中共公司的制裁,中共已对12家参与美国军工综合体的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措施。据称是回应华盛顿的“经济胁迫”。

中共外交部表示,这些公司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同时还有十名高级管理人员。这些措施包括冻结在中国的资产和禁止高级管理人员进入中国,从周三开始生效。

据彭博社5月22日说,这些措施主要是象征性的,因为这些公司一般不在那里做生意。这些措施凸显了世界主要大国在关键地缘政治热点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据路透社报道,中共外交部的声明说,在采取这一行动之前,美国“以所谓的涉俄因素为由,不加区分地对一些中国实体实施了非法的单边制裁”。“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机构和个人正当合法权益的单方面恐吓和经济胁迫行为”,并宣布了“反制措施”。

北京说,美国无视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客观公正的立场,反而对中国企业“进行单方面恐吓和经济胁迫”。

中共外交部还批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两国联合公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法新社说, 虽然华盛顿自1979 年以来一直承认北京而损害了台北的利益,但美国国会同时也强制要求美国政府向台湾供应武器,以阻止中共的任何扩张主义野心。

本周一,在台湾总统赖清德宣誓就职当天,中共宣布对三家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

它们是: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和波音防务、太空与安全公司。

3、暴跌!中共财政收入下降惊人

经济下滑惊人,中共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头四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八万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印花稅同比降17%,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跌一成,而证券交易印花稅暴跌超过五成。

本周一,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26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印花稅同比降17.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同比下降10.4%,而证券交易印花稅更是暴跌52.7%。此前,4月22日财政部公布的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同比下降2.3%。

资深财经评论人士郑旭光周二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近几个月,中共财政收入持续减少与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的局势密切相关。他说:“股市交易清淡,去年疫情政策已经撤销了,免税政策也退出了,政府收入应该增加。但房地产呈现持续萎缩状态,而土地出让领域,地方政府一直有猫腻,国有企业成立隐性融资平台,政府借此向银行套钱。”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头四个月,全国稅收收入66,938亿元,同比下降4.9%,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同比增长0.5%左右;非稅收入13,988亿元,同比增长9.4%。

财新网推算,中共 4月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1.2%,降幅较3月扩大2.6个百分点,显示房地产持续低迷。

山东青岛商人钱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同疫情爆发前比较,目前的环境可谓冰火两重天。他感叹道:“青岛这边的黄金地段,之前的房价和现在比较,跌幅达百分之二、三十左右,稍微偏僻的位置,房价很多直接腰斩,没人买。”

钱先生说,他经常开车外出,建筑工地昔日繁忙景象已经消失:“青岛有好多烂尾楼,目前已经没见新建房屋。我开车在路上行驶,几乎见不到新楼盘在施工。包括我一些从事室内装修的亲戚,说疫情的时候,反而装修的工程很多,疫情之后的去年和今年,好多装修公司关门了。”

北京房地产经纪人马以力说,政府土地难以出让,商品房也在降价。他举例,北京五环以外的一个新售楼盘,最低售价从一百多万降至不到80万元,但仍无人问津:“两室一厅不到80万元,77万元左右,开发商基本上让利,单价2万左右一平方米,现在打77折,变相降价,首付款9万元。”

上周,中国多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优化政策,包括降首付、降利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还试图通过政府国企购买住房等。第一财经网站本周一刊登梁中华的文章表示,这些措施或在短期提振住房需求、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使得住房销售和生产指标出现一定改善,但其力度和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4、习军改6大方向 更大混乱开始

近期,国际社会对中共国家安全政策和军事动向的关注日渐高涨。日本也意识到中共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崛起会对该国安全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日本防卫省直属智库防卫研究所便发布《中国安全战略报告2023》,分析了习近平时代的中共军事改革。

这份战略报告认为,在习近平进行军改之前,党对军队的控制主要由总政治部等军队的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进行。但是这种间接控制,不仅会造成沟通问题、妨碍执行联合作战,更导致军中贪污腐败蔓延。因此,习近平时代经历了重大的军事改革。

日本的这份报告指出,习近平的军事改革主要分为 6 个部分。

第一,习近平裁撤了四总部,将军权重新收归中央军委,削弱了军队中层实权。

第二,加强党对军队的控制,强化军队监察部门权力。

第三,实施中央军委巡视制度。

第四,废除武警由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双重领导的制度,武警部队改由中央军委统一领导。

第五,武警总部仿照解放军进行重组。

第六,额外成立战略支援部队。

对此,报告书提到,通过习近平启动的军改,中共的军事组织加快了重组速度,在此过程中党的领导更得到加强。当中,军改强调中共的直接控制,尤其重视贯彻落实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和军队党委。党的领导不仅在人民解放军中,在其他军事组织中也得到加强,军队与其他的政府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不断发展。

然而,推特网友依纳爵李的贴文则表示,在这一系列改革之后,军队和武警与其他的政府行为主体之间,需要更多设立协调机制来调度工作,这样做不见得让指挥调度权力更加简洁、清晰,反而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系统混乱。过不了 10 年,军队和武警还是得重新调整。与其说推动了军事制度化进程,其实反而扩大了非正式权力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权。

5、中俄曾三次结盟,每一次都很惨淡

近20多年来,中俄关系从一个高度攀上另一个高度,从一个个旧版的“历史最好时期”攀上一个个新版的“历史最好时期”,体现出空前的“合作无上限”。不是结盟胜似结盟。

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与俄国曾经有过三次结盟。每次结盟,中国的身份都类似于一个乡下来的穷小子去巴结一个暴发户,每一次结局都很惨淡,都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样子。

第一次结盟:甲午战争后的《中俄密约》。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割地赔款,国力大衰。

面对新贵日本,俄国有意拉拢李鸿章,李鸿章也希望抱俄国的大腿,以制衡日本。由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盟行动开始了。

1896年,受俄国邀请 ,李鸿章赴俄祝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私下里,他与俄国首相维特签订了《中俄密约》。俄国表面上承诺与中国联合修建中东铁路,实际上却是借修铁路之名,行侵占整个东北、实施“黄俄计划”之实。

俄国势力如洪水般涌入东北,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掠夺。通过中东铁路,俄国控制了东北的资源和贸易,获取了巨大利益。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绞杀义和团。东北跟义和团毫不相干,沙俄却单独派兵17万,占领了整个东北。同时,他们还制造惨剧,赶杀居住在黑龙江北岸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

沙俄的独占行动引发了日俄战争,东北成为两强争夺的战场。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造成东北由沙俄独占变为日俄分占,整个东北北部落入沙俄的熊掌。

第二次结盟:抗战后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抗战胜利,民国政府希望通过与苏联结盟,获得国际支持,巩固胜利成果。

苏联还在东北驻军,控制了战略资源和交通枢纽,把大量有生资源,拆得动的全部拆走,拆不动的就地毁掉。中国在东北的主权进一步沦落。

条约签订后,苏联直接干预中国内政,以东北为基地,支持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内战,进一步削弱了国民政府的统治能力,使中国的统一和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内战结果,蒋介石政府败退台湾,造成两岸至今分治的局面。

第三次结盟:1949年后的“一边倒”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选择与苏联结盟,对抗美国。

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将欧美势力完全排斥在外。

这是一次主动地对另一半世界的屏蔽。中国与欧美主流社会脱节,失去了与世界体系融合的机会。直到1979年,中国都被排除在国际主流经济和政治体系之外,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发展潜力。

特别是朝鲜战争的从天而降,打断了中国的休养生息。苏联推动中共参与朝鲜战争,导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经济代价。

数十万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战争的经济成本也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造成了严重负担。

更严重的后果是,这场战争导致中美关系极度恶化,使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难以融入国际社会。

这次结盟使中国错失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机遇。当日德这些战败国实现经济起飞的时候,中苏关系却在60年代完全破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陷入空前孤立,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政治动荡。

通过对三次结盟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每次结盟中付出的代价都是惨痛的。领土的丧失、主权的受限、经济的发展受阻、人民的生命损失和大半个世纪的战乱不堪,这些都是中国为结盟付出的沉重代价。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大国博弈中的结盟必须谨慎又谨慎。中俄关系的复杂性和大国博弈的残酷性警示我们,依赖单一大国的外交策略风险巨大。

6、英国证实:北京对俄有致命军事援助

5月22日星期三,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指责北京在提供或者准备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用于针对乌克兰的入侵战争。这是英国首次指责中共试图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乌克兰战场的武器。

路透社报道说,沙普斯在伦敦的一个防卫会议上说,美国和英国的国防情报获得的证据表明,“致命援助正在,或者将被从中国运往俄罗斯,进入乌克兰。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沙普斯没有透露证据来佐证他的说法。但是他说,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俄之间的贸易有64%的增长,“他们在相互支持对方”。

他强调,“我们应当对此感到忧虑,因为在战争的初期,中国还希望将自身展现为有调解影响力。”

美国官员上个月说,中共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努力,向莫斯科提供无人机和导弹技术、卫星图像以及机械工具等军民两用设备。

中共驻美国大使馆上个月称,北京没有提供武器,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或当事方。

沙普斯强调,现在是“世界醒来”的时刻,而那意味着所有北约组织成员国应当开始将各自GDP的2.5%用于防卫。

英国首相苏纳克不久前宣布,英国到2030年前会将防卫开支从目前的占GDP的2.3%提升到2.5%。

另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沙普斯在这个防卫会议上还说,“这是新的情报,让我能够解密并在今天披露这个事实。我认为这非常重大。”

沙普斯发出这个警讯是在普京这个月刚刚访问北京,与习近平强力展现团结之后。西方国家密切关注中俄的这次互动。

普京与习近平在联合声明中承诺双方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宣称双方在一系列安全问题上都持反美立场,并在台湾和乌克兰问题上立场一致。

报道说,这是北京与美国和英国紧张关系升级的最新迹象。美英两国这个月早些时候指责北京发动针对西方国家数以百万计人的一系列网络黑客攻击。

7、伊总统直升机坠毁 正在追捕他

伊朗总统莱希19 日搭乘直升机时发生坠机事故后,正在千方百计找海外反伊势力背锅,一个印度人已经被瞄准了。

X帐号“亚洲金融”22日发文表示,伊朗情报部门正追捕一名印度国民。这名印度人,在莱希登机前几个小时,出现在直升机附近。虽印度总理莫迪对莱希坠机一事表示关切,并声称要与伊朗人民“站在一起”。但仍有人怀疑印度是幕后凶手。

也有人认为凶手是以色列,因为伊朗失去总统之际,正是以色列全力铲除哈玛斯在加萨的最后基地-拉法的时刻。X帐号“财经真相”指出,失去总统的伊朗,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新总统选举上,无暇再支持哈玛斯,而以色列可趁此时机将哈玛斯消灭,这对以色列而言无疑是个大利多。

还有专家认为与美国相关,原因是莱希搭乘的直升机产自美国。美国退役空军上校莱登声称,失事直升机是贝尔 212 中型直升机。该直升机一开始由美国制造,之后生产线转移至加拿大。直升机机型老旧,很可能是导致坠机的原因。但有人问,明知老旧了,为啥不用中国或者俄罗斯的飞机。

玖拾 | 新闻与资源: 普京这一招阴 习近平麻烦大了

了解 玖拾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